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室活动>> 文章
书香浸润童心 图式点亮成长 ——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暑期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3/8/30 16:34:28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49次

书香浸润童心 图式点亮成长

——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暑期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一、活动缘起:在阅读中探寻儿童游戏的密码

当暑期的蝉鸣奏响成长的序曲,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的幼教同仁们带着对儿童发展的热忱,于 2024 年 7、8 月相聚云端,开展《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专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精神为指引,紧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共读经典、案例研讨,破解儿童游戏行为背后的图式秘密,提升教师观察解读与支持引导的专业能力。

IMG_4728

二、共读分享:解构图式理论的核心要义

(一)书籍内核深度剖析

主持人首先带领成员回顾《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核心观点,系统梳理轨迹、定向、连接、旋转、围合、包裹、搬运、定位八大图式的行为特征与发展意义。书中指出:“图式是儿童通过身体动作与认知探索构建的思维模式,是自发游戏中重复出现的行为逻辑,反映着幼儿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 成员们结合书中 “图式群” 概念,重点探讨了图式行为如何从单一动作发展为复合性探索,如幼儿在拼搭中同时展现围合、连接、定位等多重图式的现象。

tb_image_share_1655433395844

定向图式1

连接图式2

(二)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碰撞

工作室核心成员王雅君老师分享读书感悟时提到:“过去我们常把幼儿重复堆叠积木的行为视为简单玩耍,读了这本书才明白,这是‘围合图式’的典型表现,背后是幼儿对空间边界的认知探索。” 她结合书中 “图式发展螺旋” 理论,提出教师应建立 “观察 — 识别 — 支持” 的专业反应链,例如当发现幼儿频繁进行 “搬运图式” 时,可提供不同重量、材质的材料,支持其从 “机械搬运” 向 “分类运输” 的思维升级。

截屏2025-06-23 下午3.51.36    截屏2025-06-23 下午3.54.45

三、案例研讨:在具象情境中解码儿童行为

(一)典型案例多维解读

活动选取瑞宁路幼儿园大二班 “宇宙飞船” 建构游戏作为研讨素材:依依与帅帅用阿基米德积木先围合正方形,再在外围构建圆形,最后竖立积木并铺满宝石。成员们运用书中 “图式行为分析框架” 展开讨论:

合图式:多层积木包围形成空间边界,体现幼儿对 “封闭空间” 的认知需求;

连接图式:积木头尾相连的竖状排列,反映逻辑思维与空间关系的整合;

定位图式:宝石按颜色、位置规律摆放,展现秩序感与符号表征能力。

截屏2025-06-23 下午3.42.58

(二)现场互动式案例诊断

针对讨论中的“魔法阵” 拼搭案例(塍塍按 “平铺—竖立” 规律摆放三角形积木),成员们分组进行“图式识别挑战赛”。一组教师运用书中“中心放射图式”理论,分析幼儿从中心向四周扩展的建构逻辑;另一组则结合“包裹图式”,解读宝石覆盖积木的行为背后对“容器—内容物”关系的探索。现场还模拟了教师介入时机的讨论,如当幼儿积木倒塌时,是直接帮助还是引导其观察倒塌原因,成员们依据书中 “最小干预原则” 达成共识:应提供语言提示(“你觉得怎样放更稳?”)而非替代操作,以保护图式探索的自主性。

截屏2025-06-23 下午3.43.45

四、实践延伸:构建支持图式发展的教育生态

(一)环境与材料的支持策略

基于书中 “低结构材料激发图式多样性” 的观点,工作室成员共同制定《图式支持性环境创设清单》:

·材料投放:增加阿基米德积木、华德福小颗粒、自然物(松果、树枝)等开放性材料;

·空间规划:设置 “图式探索区”,地面用胶带标记圆形、直线等轨迹引导图式表达;

·心理环境:建立 “图式行为接纳准则”,允许幼儿重复行为并耐心倾听表征(如文档 1 中帅帅解释 “宝石是飞船的灯”)。

(二)观察记录的工具创新

成员们还根据中《观察儿童》的方法,成员们设计 “图式观察记录表”,包含:

观察维度

具体指标

图式类型

识别围合 / 连接等具体图式

材料互动

记录材料选择与使用方式

语言表征

转录幼儿对行为的解释

发展线索

标注从单一图式向复合图式的进阶

五、结语:让图式成为读懂儿童的钥匙

活动尾声,工作室主持人陈娟园长总结:“当我们读懂幼儿反复堆叠积木是‘围合图式’的发展需求,当我们理解孩子绕圈跑动是‘轨迹图式’的动作表达,教育就从‘成人视角’转向了‘儿童立场’。” 工作室将以此次读书活动为契机,开展 “图式观察实践月” 活动,鼓励成员运用书中理论跟踪记录幼儿图式发展轨迹,形成 “观察 — 解读 — 支持” 的专业成长闭环。

正如《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所言:“儿童的每一个重复动作都是思维生长的脚印。” 这个暑期,工作室成员在书香中与理论对话,在案例中与儿童对话,正逐步构建起以图式为纽带的教育理解范式,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黄金载体。

上一篇: 资源赋能融合教育 交流共享促成长 ——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报道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版权所有江宁区陈娟名师工作室 邮箱:jndsthlyey@163.com

电话:025-87161066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惠路1号